[南方周末]张云飞:创造世界生态文明美好未来的中国贡献
发布时间:2019-11-02携手创造世界生态文明的美好未来是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当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威胁到地球的存在时,人类必须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唯有建设全球生态文明,才能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开幕时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对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既要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又要广泛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希望论坛围绕‘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这一主题,深入研讨、集思广益,为携手创造世界生态文明的美好未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携手创造世界生态文明的美好未来是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大力推动国内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确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避免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环境先污染后治理的弊端,中国坚持协调推进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在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建设以生态环境阈值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国率先为世界文明贡献了生态文明新理念。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九大又创造性地提出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
建设世界生态文明之所以迫在眉睫,就在于各国人民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茫茫宇宙中,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随着新科技革命和全球化的发展,当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威胁到地球的存在时,人类必须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生态体系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外壳。唯有建设全球生态文明,才能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夯实了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根基,必将成为引领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进理念。
探索全球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可持续发展确立为中国现代化建设重大战略。为了进一步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联合国于2016年开始实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积极促进达成并实施这一议程,发布了《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方立场文件》和《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共同制定了《二十国集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基本原则是实现代际公平。在坚持这一点的基础上,中国扩展和提升了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在国内层面上,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国际层面上,必须将包容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坚持走共同发展道路。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创造性提出了绿色发展的理念。绿色发展着重解决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这样,将持续性和公平性统一起来,中国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探索了现实新路径。
打造“绿色丝绸之路”的新努力
针对逆全球化的潮流,中国积极推动全球化朝着更加包容普惠绿色的方向发展。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的倡议:必须把绿色作为底色,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投资、绿色金融;必须大力深化环保合作,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共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打造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必须共建生态文明,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根据这一倡议,2017年5月,中国发布了《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和《“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等文件。同时,中国与联合国环境署签署了关于建设“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与100多个来自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伙伴共同成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与30多个沿线国家签署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合作协议,同各方共建“一带一路”可持续城市联盟,制定《“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启动共建“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深入实施绿色丝路使者计划,实施“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计划。现在,建设“绿色丝绸之路”已成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路径,已成为建设世界生态文明的重要平台。
上述努力和贡献,深刻体现出中国创造世界生态文明美好未来的雄心壮志和责任担当。
(作者系新葡京网址 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