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京网址

欢迎来到新葡京网址
EN
03月 18

[中国网]王莉丽:提升智库全球治理能力,推动国际对话与合作

发布时间:2022-03-18

当今世界,人类社会面临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峻的全球性危机,国际力量此消彼长,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民粹主义与民族主义涌动,多边规则、国际秩序受到前所未有冲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激增,全球治理面对前所未有的困境与阻力,世界各国亟须加强对话与协作,全面提升全球治理能力,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在全球治理的多元主体中,作为从事公共政策研究的知识密集型组织,智库通过专家知识与舆论权力的高度结合,构成了影响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和人类未来的重要力量。作为非国家行为体,智库通过其思想创新、舆论传播、跨国智库网络建构和全球公共产品供给弥合了主权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不足,为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提供了一个可以进行协商、对话与合作的可能路径。

美国学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提出的“多中心治理理论”确立了智库参与全球治理的合法性基础。智库以平等、合作、互信为关键行动要素,通过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参与公共事务的治理。笔者提出的“公共政策舆论场理论”从舆论学与公共政策的视角明确了智库在公共政策舆论场中处于舆论聚散核心地位:智库一方面生产舆论,另一方面传播和影响舆论,并与政府、利益集团、媒体、公众等各种舆论主体进行舆论的互动。国际关系三大主流理论之一的建构主义理论构成了智库能够在全球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核心理论支撑。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理论强调权力和利益是国际政治的核心动力,观念只能起到无足轻重的解释作用,可以弥补物质权力和利益解释能力的不足。建构主义理论则认为,权力的意义和利益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观念决定的。换句话说,权力和利益之所以具有意义和内容并产生作用是因为观念使然。在全球治理中,智库所能够发挥作用的基础要素就是其研究公共政策和提供全球公共思想产品的能力,而智库所提供的全球公共思想产品正是建构主义理论所强调的“观念”。

在全球治理进程中,作为非国家行为体的智库与国家各自作为施动者与国际体系中的其他智库以及其他国家行为体进行互动,从而形成全球治理的结构。这一全球治理结构即共有观念,建构了全球治理中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的身份和利益,并影响其行为,进而推动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智库一方面生产观念,另一方面通过全方位的舆论传播和跨国网络的建构推动了各个国家之间的互动和共有观念的形成。智库在全球治理中的功能角色具体分为提供全球公共思想产品供给、进行舆论影响力传播以及跨国智库网络建构三个层面。全球公共思想产品供给是智库参与全球治理的核心能力,作为不具备行政权力的非国家行为体,其公共思想产品供给的方式主要体现为针对全球性问题组织会议、发表研究报告和政策评论。而利用官方网站、社交媒体与外部大众传媒进行的舆论传播是智库在全球治理中获得影响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跨国智库网络的建构,智库可以在全球治理中与各种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进行平等沟通与协商。

在世界各国智库中,美、英、中三国智库数量与影响力都居于全球前列,其全球治理实践最具典型意义和代表性。通过近两年来的研究数据可以发现,美、英、中三国智库全球治理能力各有千秋。美国悠久的智库历史为其智库全球治理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美国智库因此构建了良好的跨国智库网络与舆论传播影响力,但其在全球公共产品供给中所体现出的“美国优先”的狭隘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在全球治理中作用的发挥。英国智库的全球治理能力整体较为突出,不仅基于全球化视野积极供给全球公共产品,也借助舆论传播与跨国智库网络构建扩散其全球影响力,但在整体供给能力和舆论传播力上相较于美国仍有一定差距。中国智库全球治理能力与美国智库在舆论传播、跨国智库网络构建能力上还存在一定差距,但中国智库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政策制定与思想产出中发挥的协商作用,及其所生产的公共思想产品有效弥补了部分主权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缺位。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已经从被动参与进入了主动引领的新阶段。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民族复兴的新时代,中国不仅仅是全球治理的参与者,更是引领者和塑造者。中国智库要不断提升思想创新能力,为全球治理机制的创新和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多公共思想产品;同时要不断加强全球舆论传播力,在全球范围内设置舆论议程、引导舆论思潮;要不断拓展跨国智库网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思想交流的平台,推动国际合作的实现。

(作者为新葡京网址 副院长、新闻学院教授、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原文链接:王莉丽:提升智库全球治理能力,推动国际对话与合作


联系我们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中国人民大学立德楼11层

传 真:010-62559562 电 话:010-62511246

网 站://xpjlink.com

邮 编:100872

新媒体链接

新葡京网址 微信
新葡京网址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