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中美贸易摩擦:双方都拒绝“零和游戏”
发布时间:2018-07-06中美两国贸易从长期来看,选择合作,前景将广阔光明;采取对抗博弈,对双方未来都没有好处。
文︱《中国报道》记者 张利娟
引发全球关切的中美贸易关系再生波澜。当地时间5月29日,白宫发表声明称将在6月公布限制对华贸易的具体措施。根据这份声明,美国仍将对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25%的关税。
中国商务部迅速回应表示,我们对白宫发布的策略性声明既感到出乎意料,但也在意料之中,这显然有悖于不久前中美双方在华盛顿达成的共识。无论美方出台什么举措,中方都有信心、有能力、有经验捍卫中国人民利益和国家核心利益。中国敦促美方按照联合声明精神相向而行。
今年以来,美国对华发动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3月以来,美国单方面加征钢铝产品进口关税,中国对其涉及中国产品的部分采取了坚决回应行动。随后情况出现转机,5月3日—4日,美方主动来华磋商;5月15日—19日,中美经贸代表团聚首华盛顿,进行了“积极、务实、富有建设性和成果”的磋商。而此次白宫的声明,让本来已经缓和的中美贸易关系再度紧张。
专家认为,中美当前和未来在一些细节的谈判上,摩擦仍将不可避免,但不打贸易战已经是双方的共识。
达成“不打贸易战”的共识
5月19日,中美两国在华盛顿就双边经贸磋商发表联合声明,中美双方形成了“不打贸易战”的共识。
此次联合声明,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中国增加对美国的进口。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巍看来,中国增加对美国的进口,一方面有利于美国减少贸易逆差。因为美国当前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减少贸易逆差,增加出口,减少进口。另一方面,扩大能源和农产品的进口有利于降低中国经济运行成本,切实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除了增加对美国的进口,中国同时还承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此次磋商实现了双赢。”李巍告诉《中国报道》记者。
李巍认为,随着中国产业的不断升级,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不断发展,美国会感受到更大的威胁。同时,两国对经济制度有不同的理解,这也会导致在高端产业里面的竞争以及在经济制度上的摩擦和分歧不断加剧。
“但是这一次贸易摩擦给双方都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有什么问题,需要坐下来好好谈。通过贸易施压的方式不能够解决双方的贸易冲突,只有双方坐下来谈判,才能够实现共赢。”李巍告诉《中国报道》记者。
全文链接://www.crtv.org.cn/djbd/2018/0613/4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