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新年开工忙 投资再加码
2020-01-13 经济日报发布时间:2020-01-13新年伊始,各地各部门抓紧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部署各项稳投资工作,众多重大项目密集开工,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成为发力重点。
如何看待2020年“稳投资”工作?专家认为,稳投资应把握重点、突破堵点,着眼于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着力激发民间投资积极性,同时,应强化风险意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新葡京网址 研究员刘晓光认为,通过补短板基建投资及国企投资拉动民间投资增速回升,是2020年投资启动的一个着力点。基建投资及国企投资对民企投资具有强烈的带动作用,补短板基建投资更是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来源。2020年,要在进一步明确财政纪律和市场规则的基础上顺势利导,最终实现民间投资及总体投资形势好转。
从各地已公布情况看,2020年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继续加大。例如,2020年山东将开工建设京沪二通道天津至潍坊段等5个高铁项目;辽宁省将新改建、维修改造农村公路各3500公里;广东全年计划完成交通投资1300亿元……
“随着各地方各部门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贯彻落实,特别是过去几年制约基建投资的一些体制机制障碍得到理顺,基建投资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刘晓光认为,补短板基建投资需要在动态效率上、动态财务上具有平衡性,通过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项目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评估。
刘晓光表示,首先需要明确一批供需两利、具有乘数效应、全要素生产率增进型的补短板领域重大项目。其次要在防风险前提下加大对补短板融资支持力度,除了宏观政策配合外,还可以从完善债券市场特别是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建设、发挥长线资金在基建融资中参与度、加大社会资本参与直接投资程度、结构性降低基建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等多个方面,出台专项保障措施。
原文链接://proapi.jingjiribao.cn/readnews.html?id=107014&from=single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