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京网址

欢迎来到新葡京网址
EN
04月 12

【人民日报】黄石松:实现养老服务最后一米的供需精准对接

发布时间:2023-04-12

“心中有爱,眼中有光,脚下有根”,“打造家门口的虚拟养老院”。这是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在建设养老服务联合体时的愿景。2015年,我参与《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的立法工作时就提出,“把支部建在连队,把养老服务的根扎在街乡镇”。

为什么要把根扎在街乡镇?因为街乡镇是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最基本单元。随着老龄化不断加速,特别是随着中国整体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并将在10年左右时间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到203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30%以上,养老服务就不再是单一的服务问题,而是社会治理最重要的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出台了很多养老服务政策,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然而,“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养老政策不落地、责任不落实、服务碎片化的现象比较普遍,供需对接还存在“最后一米”体制机制障碍。根本原因在于政策、资源、资金、技术不能在街乡镇层面得到有效统筹。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街乡镇的区域养老服务联合体应运而生。

2022年4月,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街道乡镇养老服务联合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五项重点任务以及四项运行机制建设要求,旨在加快推进联合体建设,实现养老服务供需精准对接。总结北京市养老服务联合体的发展历程,有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适应了市场需求的变化,顺势而为。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引导、支持、规范作用,注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注重社会组织培育壮大,注重志愿服务和慈善公益互助等多种方式的探索,因而有了很好的社会基础,更具有可持续性。

二是顺应老龄化社会治理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整合各类资源,建立多样化灵活机制,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比如,针对首都核心功能区养老服务资源匮乏的矛盾,东城区采取多种方式盘活资源,并在昌平区与养老机构合作,解决养老床位不足;利用链家等机构提供公益为老服务,与高德地图、滴滴公司合作,解决老年人叫车、打车难问题,想方设法扩大为老服务资源。充分发挥养联体的体系化效能,促进供需对接。

三是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提高老龄化背景下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在养联体决策机制上,发挥街道办事处党工委的主导作用;在养联体的运营机制上,注重运用好“五社联动”机制;采取网格化管理建立需求发现机制和老年人诉求响应和解决机制;普遍建立养老服务顾问,提高专业化、规范化水平;采取多层次医养结合模式,顺应新时代老年人对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的需求。

北京市提出把养老服务送到老年人的“周边、身边、床边”,这“三边”服务的落地、落实都需要在街乡镇和社区村层面去实现,都需要破除“最后一米”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此,加快养老服务联合体建设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包括:

一是如何更好的培育养老服务市场。进一步引导老年人和家庭的消费理念转变,进一步激发老年人的消费需求,提高消费能力,整体上做大养老服务市场,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全行业的效率。

二是如何进一步完善老年人需求发现机制。在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根据老年人的分级分类,建立全覆盖、分层次、多样化、多元化供给送达机制;特别是针对高龄化的发展趋势,建立科学完备的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强化医养结合服务的落地。

三是如何进一步提高养老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水平。通过标准化、规范化服务给老年人明确的预期,引导社会消费发展新趋势;同时营造更多的体验化场景;大力发展养老卡支付、电子支付、保险支付等方式,方便老年人消费纠纷调解合老年人权益保护,让老年人放心消费、舒心消费。

总之,从本质上讲,养老服务联合体既是一个共享经济的模式,把闲散的资源有效的对接在一起,同时又是一个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方式。区别于其他的共享经济模式,除了用市场解决供需对接问题外,还必须把福利手段和时间银行、志愿服务等机制链接起来,实现行政机制、市场机制、社会机制的有机统一,实现各方面资源共建共享共治,实现“多元主体责任共担、老龄化风险梯次应对、老龄事业人人参与”的新格局。


作者:黄石松  新葡京网址 高级研究员


联系我们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中国人民大学立德楼11层

传 真:010-62559562 电 话:010-62511246

网 站://xpjlink.com

邮 编:100872

新媒体链接

新葡京网址 微信
新葡京网址 微博